藥物治療II

抗精神病藥的主要作用,是壓抑多巴胺分泌,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藥之後,幻覺、幻聽與妄想變得不再真實,因為藥物中斷了多巴胺傳遞信息的功能和作用。但同一時間,藥物卻降低了身體的動能,病人會感到異常疲倦、乏力,欠缺生活動力。

這是藥物治療的兩難,服用抗精神病藥之後,正性症狀(指幻覺、幻聽與妄想)減少了,但負性症狀(缺乏動力、對事物失去興趣)卻反而增多。東倫敦大學一項涉及832個抗精神病藥服用者的網上調查發現,八至九成服藥者表示,服藥後感到異常疲倦、缺乏動機、思考緩慢。此外,認為抗精神病藥沒有幫助的人,竟高達43% ,與認為抗精神病藥有幫助的人(41%),比率相若()。

當抗精神病藥減弱了身體的整體動能,病人的生活質素亦難免會受到影響;病人要維持一份穩定的工作,或完成學業,便變得異常困難。醫生只好不停給病人調藥,希望找到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的平衝點。猶幸有了第二代抗精神病藥,這些藥物能針對精神病的負性症狀,產生抗抑鬱作用,而且副作用(例如身體僵硬)較少。

但精神病不僅僅是內分泌失衡的問題,更是人格失衝的問題。當人格不健全或處於不穩定狀態,任何風吹草動,都會讓多巴產生強烈分泌,並引發一連串破壞性思想與行為(例如出現猜疑、武斷、妄想等) 。雖然政府大力鼓吹社會共融,但與精神病人相處,仍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。精神病人於是長期處於孤獨、失業或失學邊緣。所以,預防仍是較理想的選擇,不要讓精神健康惡化到出現精神病,生活才有更多選擇。

至今仍沒有一種藥物可以完全根治精神病,大部分藥物只能控制病情,病人一旦停藥,復發的機會亦十分高。縱使抗精神病藥發展至第二代,但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,也會增加病人患上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癡肥的風險,形成代謝綜合症。這是精神病人面對的兩難,於是有些病人選擇自行停藥,卻徒然增加復發的風險。

精神病藥物不是萬靈丹,人是複雜的動物,絕對不是一個化工廠,以為減低多巴胺分泌,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。人有心靈、有記憶,人的腦內有數以萬憶個腦細胞;只要一些外界事件觸動其中數百個,也可釀成情緒風暴,令人走不出思想的死胡同。當然,在精神病的病發初期,為了個人與社會安全,服藥仍是上策。但長遠來說,逐步提升病人的個人心理素質,病人的生活才會出現實質改善,服藥只是一種被動式治療,輔導與心理治療才是積極的治療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