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父親之名」是心理分析的核心概念。
「父親之名」不是指真實的父親,而是指一種親職功能,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幫助孩子替事物命名,也替孩子的生命經歷命名 。
這功能角色,可以由父親扮演,也可以由母親扮演。透過「父親之名」,孩子可以從「真實」(Real ,指混沌的情緒世界) 進入「象徵」(Symbolic)。
人與動物最大的分別,是人類擁有語言能力,可以透過「象徵」思考生命,有了「象徵」,我們可以進行內心對話,更可以與別人進行對話。
「象徵」儼然成為人類的第二生命,發揮著緩衝的作用,讓身體一步步排衍積存的壓力和躁動。
沒有「象徵」,我們只好任由外界事物直接衝擊生命;有了「象徵」,我們可以將眼前的事物變成「能指」,針對事物進行思考。
大腦是一個龐大的比對網絡,它會將輸入的「能指」與其它「能指」網絡進行比對,從而生出意義和指引。
例如當你恨一個人,我們想毀滅對方或毀滅自己,以消除身體的痛苦;有了「象微」,你便可以給那人貼上標籤,變成一個「能指」,大腦會將這「能指」與其它「能指」進行比對,於是你告訴自己,不要再和這人做朋友,他/她會再次傷害你。
在我們的內分泌系統中,多巴胺扮演著神經傳導物的角色,多巴胺在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驅動信息的流動。如果大腦欠缺「象徵」系統,大腦無計可施,只好加速多巴胺的分泌,企圖以量變替代質變。
但沒有答案就沒有答案。多巴胺怎樣分泌也是枉然,只會驅使大腦生出各種奇怪的想法。多巴胺的分泌過盛,是形成思覺失調的主要原因。
在心理分析中,病人在成長過程中,能否認同「父親之名」,是判斷病人是否患上重型精神病(例如思覺失調與躁鬱症)或輕型情緒病(例如抑鬱症與焦慮症) 的分界線。
缺乏「父親之名」,便無法建構人格的「象徵」部分,便只能活在「想像」中,任由「真實」逞強,跑出各種極端的猜想與妄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