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甚麼?人本來是一頭不會說話、不會思考的動物,但透過家庭教化(父親之名),才由情緒大腦(邊緣系統),發展出思維大腦(前額葉),有了第二「象徵」生命。當壓力超負荷時,仍有思維系統,幫助身體一步步排解和消融壓力。
但當一個人誕生於一個缺乏「父親之名」的家庭,社會有沒有提供第二選擇呢?在西方社會,有所謂代父代母,當孩子與父母不投緣,教會中仍有代父代母,發揮著「父親之名」的功能。
但在東方人的社會,卻缺乏了填補「父親之名」的人物角色。在我們的社會,充斥著太多婆婆媽媽的關心,太少一言九鼎、表裡一致的人物和領袖。孩子除了需要愛與關心,更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標識系統,可以參考「父親之名」,建立起自己的生命論述。
記得我的父親曾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,我的班主任約了我談話,予我對事件合情合理的解釋,省卻了我圍著事件兜兜轉轉,那位老師並不熱情,甚至有點抑鬱,但卻發揮了「父親之名」的功能,讓那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件,透過「象徵」成為我生命、甚至人格的一部分。
究竟甚麼是「父親之名」?我認為重點不在談吐是否豐富、社交手腕是否圓滑,而是對自己的「名」的尊重,這個人願意以自己的「名」,建立起表裡一致的生命論述。所謂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,隨風擺柳,追名逐利的人,不配擁有「父親之名」。父母是孩子生命的錨點,錨點必須穩定,孩子才有信心,跟隨「父親之名」,編寫屬於自己的第二「象微」人生。如果孩子對「父親之名」欠缺信心,他/ 她便選擇躲在末分化的「真實」中,以「想像」代替「真實」,很多年之後,一次衝擊,原來不堪一擊。
任何精神病都不是一天形成的,有所謂經過三代人的亂碼,才培養出一個精神病人,當「父親之名」消失,當人們忘記人格的重要,悲劇總是會發生。